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忠魂不泯 浩氣長存

任彤彤

2025年09月14日08:13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
  伴隨著婉轉低回的《思念曲》,又一批志願軍英烈回到了這片他們用生命守護的故土。

  去時少年身,歸來英雄魂。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,2014年以來,我國已成功迎回1011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,以國家之名,迎接英雄回家。

  過水門、鳴禮炮,獻鮮花、奏國歌。遼寧沈陽,熾熱的“中國紅”浸染了一座城,建筑物上亮起標語,市民手持紅旗走上街頭,經行車輛靜靜等候,守護著英雄的歸途。

  為什麼我們要以最高禮遇迎接英雄?

  尊崇英雄,是對歷史與初心的深刻銘記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我們一定要牢記革命先輩為中國革命事業付出的鮮血和生命,牢記新中國來之不易。”75年前,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、氣昂昂,跨過鴨綠江,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,浴血奮戰,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,對中國和世界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。

  楊根思、黃繼光、邱少雲……歷史長河奔騰不息,英雄的脊梁挺立不屈,他們用年輕的生命換回了如今的山河無恙。這些“最可愛的人”,我們永遠不能忘記。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,許多志願軍烈士墓前都放著群眾自發帶來的照片,其中有九三閱兵的空中梯隊、武器裝備,也有祖國的壯麗山河、城市風光。這些動人的畫面,仿佛在告訴他們:“這盛世,如您所願!”昭示著人民對英雄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。

  捍衛英雄,是對光輝勝利的堅定守護。近年來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》公布施行,《烈士褒揚條例》修訂,新版《烈士光榮証》啟用……這些舉措庄嚴宣示:“國家和人民永遠尊崇、銘記英雄烈士為國家、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犧牲和貢獻。”

  以國之名禮贊英雄,是凝聚民族認同感和向心力的重要儀式。不僅是對烈屬的慰藉,也是對大家的精神洗禮。在迎接英雄回家的過程中,紅色基因得以傳承﹔在英雄事跡的感染下,人民的理想信念愈發堅定。

  學習英雄,是對偉大精神力量的傳承弘揚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,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。”對英雄最好的紀念,就是傳承並弘揚他們的偉大精神,接續奮斗,砥礪前行。

  在今天,全社會尊崇英雄、捍衛英雄、學習英雄的氛圍愈發濃厚。英雄烈士褒揚紀念工作持續落實、紅色教育基地不斷完善、相關影視作品精品頻出,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。

  戰機護航、山河禮贊,忠魂不泯、浩氣長存。英雄的精神薪火相傳,奮斗的力量生生不息,我們走向未來的腳步更加鏗鏘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14日 04 版)

(責編:唐宋、馬昌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